主营产品:拜发、硕腾、试剂、耗品
  • 公司动态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海洋毒素种类繁多其中贝类毒素是危害较大者之一

    海洋毒素种类繁多其中贝类毒素是危害较大者之一

    发布时间: 2021-01-05  点击次数: 637次
      海洋毒素是由海洋中的有毒藻类通过食物链传递给藻食性的鱼、虾及贝类等生物,并在其体内蓄积形成的有毒高分子化合物。
     
      海洋毒素种类繁多,其中贝类毒素是危害较大者之一。贝类毒素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神经性贝类毒素(NSP)和健忘性贝类毒素(ASP)。贝类毒素危害具有突发性和广泛性,由于其毒性大、反应快、无适宜解毒剂,给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贝类毒素的分类有哪些吧。
     
      1、麻痹性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因人食用了含这种毒素的贝类后会引起以外周神经肌肉系统麻痹为初始症状的中毒效应而得名。甲藻类中的亚历山大藻、膝沟藻属、原甲藻属等一些赤潮生物种是PSP的直接生产者。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毒理主要是通过对细胞钠通道的阻断,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许可的安全剂量是每100mg贝类组织含80Lg毒素(以石房蛤毒素计)。
     
      2、腹泻性贝类毒素
     
      腹泻性贝类毒素是从紫贻贝的肝胰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脂溶性毒素,因被人食用后产生以腹泻为特征的中毒效应而得名。它主要来自于鳍藻属(Dinophysis),原甲藻属(Prorocentrum)等藻类,它们在世界许多海域都可生长。
     
      腹泻性贝类毒素,由三种不同的聚醚化合物组成:软海绵酸及衍生物鳍藻毒素-1与鳍藻毒素-3、扇贝毒素(大环内酯化合物栉膜毒素)、硫化物毒素。其中软海绵酸主要作用于小肠,可导致腹泻及吸收上皮细胞的退化,同时它也是很强的肿瘤促进剂。栉膜毒素通过小鼠实验表明是一种肝脏毒素,当对小鼠进行腹膜内注射时会导致肝脏坏死。而硫化物毒素会对小鼠的心肌造成损伤。
     
      3、神经性贝类毒素
     
      神经性贝类毒素因人类一旦食用这些染毒贝类便会引起以麻痹为主要特征的食物中毒,或在赤潮区吸入含有有毒藻类的气雾,会引起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而得名。神经性贝类毒素是贝类毒素中可以通过吸入导致中毒的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主要来自于短裸甲藻(Ptychodisusbrevis)、剧毒冈比甲藻(Gambierdiscums、tox-incus)等藻类。
     
      神经性贝类毒素的毒理是:与麻痹性毒素相似,作用于钠通道,作用位点与石房蛤毒素不同,引起钠通道维持开放状态,从而引起钠离子内流,造成神经细胞膜去极化。对新鲜的、冷冻的或罐装制品的牡蛎、蛤类和贻贝的神经性贝类毒素大允许*为20MU/100g。
     
      4、健忘性贝类毒素
     
      健忘性贝类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性物质,因可导致记忆功能的长久性损害而得名。这类毒素主要来自于diatoms、Nitzschiapungens和Nitzschia、pseudodelicatissima,这些藻类主要生长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海域。在日本海域的微藻Chondria、armata也可导致健忘性贝类毒素的发生。
     
      健忘性贝类毒素主要来自于软骨藻酸,软骨藻酸被证明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性物质,是与红藻酸(2、-羧甲基-3、-异丙烯基脯氨酸)相关的兴奋性氨基酸类物质。软骨藻酸是谷氨酸盐的拮抗物,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红藻酸受体,导致去极化、钙的内流以及终导致细胞的死亡。而且软骨藻酸与其它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的协同作用可使提取物的毒性更强。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021-66051137

[关闭]